文章标题
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你会吗?
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你会吗?
作者:张春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这个时代既然所有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获取,我为什么还要读书?既然网上都能搜到,我何必还要背《离骚》?”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成员李煜晖在论坛上抛出了这个问题。
11月25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和云舒写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新时代教育阅读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问道整本书阅读》。顾德希、刘德水、史建筑、李卫东、
论坛上,由教育出版社和云舒写教育共同主办组织的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导读计划同期发布,计划秉承专业引领、交流促进、知行并举的理念,选择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所需要的经典书目,邀请作者、学者、名师等专家导读,建立混合式学习共同体,共同阅读和集体研讨。
为什么语
虽然抛出了信息时代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但是李煜晖却是一个从小读着名著长大的语
专业阅读除了解决人类发展的问题,北京市顺义区教研员、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刘德水认为,专业阅读
刘德水以自己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为例。他教授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学生提出诗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问刘德水:十余亩不小,七八间不少,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条件是不是很好?这个问题难倒了刘德水。陶渊明田原居只有条件差,他放弃舒适、富裕的生活才显得高尚,如果是自由、清闲,比官场还舒服,品格价值就低了。
这个时候,刘德水的“杂览”就发挥了作用。他查到:魏晋时期,一亩相当于今天的0.69亩。
“我想一个老师的专业,借用
“语文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肯定跟一般的阅读有很大的不同。语
语
提起读书,顾德希总是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乱读生涯。中小学时,只要能看到的书,都会翻来看。顾德希在当地一中读初中,一中图书馆,解放后新的小说他全都看完了。感觉“有限,不经看,很快就看完了”。于是顾德希最大的兴趣是周六周日偷偷去租外边的武侠小说。读大学的时候,在首师大图书馆里面,把世界名著的中译本,也几乎看完了。瓶颈期是在自己当了老师以后不知不觉到来的。“一篇文章,不看教参讲不出来。不看教参说不出来的话,教学生干什么?老师不就比学生多一本教参么?没劲!”顾德希说。这个瓶颈期,顾德希摸索了很长时间。有一次,顾德希把《水浒传》的资料认真搬出来读和写的时候,发现自己有点明白了:“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是说谁上来能干。”顾德希说,教师的专业阅读,要了解专业用语,很多阅读不好读,就是专业用语不好读。
在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李卫东看来,教师的专业阅读要从“购书”开始。李卫东买了无数的书,冬天的北京地坛书市,“冻得哈哈的”,手都冻红了,哈着气,一去就是一天。“你做学问线索、研究的线索、课题的线索,从哪里来?就是购书,购书是一种训练,在筛选过程中培养一种眼光。”李卫东说。
李卫东买了很多书,有些还来不及看,李卫东自嘲:“女老师不是也经常去商店买衣服,那衣服也没见你都穿嘛,那是培养你一种眼光。”引起台下一片会心的笑声。
在读书方面,李卫东的方法是“粗览细读总相宜,适合你的就是好的。”语
李卫东还建议老师们有写书的意识。“写作是最好的阅读。阅读、读书的目的有好多,读书不一定会写。如果我们教学一天,就想到若干年后出一本书,那本书就应该是什么模样,我们整个的教书、读书过程就在为写那本书做准备。给自己绘一张蓝图,用成果导引自己读书。”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史建筑建议语
语
这已经是李虹霞第五次为了看一场音乐剧,自费往返北京和上海之间。戏剧和语文教学有关系吗?在中关村三小,李虹霞将戏剧融入教学,带着一年级的小朋友研究语言的韵律、音乐的韵律,舞蹈的韵律,发现三者的关系。有人问李虹霞:你疯了吗?带一年级学生去研究这个。“一个语
“一个语
和李虹霞一样,顾德希也认为,语
“教书和读书一定要结合起来”也是李卫东很赞成的。“我们老师非得要原创吗?我们基于所有学术成果,基于所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进行创造转化,让学生接受,让学生建构,这就是我们的原创。我们原创并不是说在学术上要有原创,而是我们利用学术的原创作品来塑造学生,让学生成长提高,这就是我们的原创。”李卫东说。
“阅读是所有学科学习活动的支点,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的接受。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不仅反映在语文学科、文综文课,即便在理科学科,我们看到信息量也是不断增加。”李煜晖说,学生这个年龄,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是他阅读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学生精力最充沛,记忆力最强大,心底最纯净、感情最丰富,求知欲也是最旺盛,一个人的格局和视野取决于20岁之前读了多少书,读书效果是怎样。这个时候,我们学校就应该通过阅读的教育帮学生做好打底子的工作。这个底子,第一个是阅读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读书。第二个底子,写作的底子,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基础上形成它的写作动机,形成他对读书内容的思考,形成他自己的观点和见识。
李煜晖给学生推荐书目有几个原则:读经典、读原著、读源头、读高峰,在高峰之中尤其读一读中国的书,了解不同的时代的不同使命。
整本书阅读是很多专家推荐的方式。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怀源认为,我们认为阅读什么很重要,我们目前是课本、读本和整本书,未来我们希望建一个整本书,学习语文功能是学习基本思维和基本表达。小学的课本更倾向于识字课本,有利于学生学习规范,课外阅读是课本以外的阅读而不是课堂以外的阅读。课外书的定义应该是课本以外的书,是教科书以外的课而不是课堂以外、学校以外的书。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说:整本书阅读里边比较重要的要素,就是我们的教师应该用自己的课程设计和自己的教学安排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阅读。他特别强调两个词:一个是影响,第二是引导。要进入学术、文化还有教育本质的层面。
“整本书阅读首先要读懂它,它原本是什么?第二是要以对话的姿态,知道这本书表达什么。第三个是如何用。”余党绪说,整本书阅读中,一本书的教学价值、主要文本价值与学生发展需求的切合点,非常重要。“整本书阅读对我们教师的价值观包括课堂教学的经验、自己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是一个挑战。真正的阅读和读写是为了解决问题,有方向和问题,人只要有了问题,他的情感和思维就会被激活,读写是思维训练最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吴欣歆说:“我想未来新时代阅读教育会有一个新常态:学生到线上完成能力测评,拿到自己阅读能力测评的水平分级,根据他的水平分级在线上选择,跟他能级匹配的书目来阅读。在日常阅读当中,他有比较好的阅读行为,能够每天坚持阅读10到15分钟,稳定持久,每年可以读30本以上的书,每本书读完选择线上学习提交作业,线上学习有大量志愿者、名
“阅读既是个体的事、家庭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是一等一的好事。今年,是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四个年头。当阅读从少数人的权益和责任,变成了一种全民的行动,从社会层面的行动,提升到国家战略。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凸显。这是教育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也会是每个个体的进步。”教育科学出版社副社长郑豪杰说。
对于阅读,李怀源说自己有三句话和大家分享:阅读是让世界更美丽的事情。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上了路就一直走,总会遇见隆重的庆典。(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张春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