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看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有感

看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一书有感

石榴高级中学 李兴江

 

当时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介绍的时候,就有点儿兴趣了。它是这样说的:“这是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廉·尼采曾说过: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我想会会这些‘疯子’,作为一个正常人。

起初折服我的是这本书里每个精神病人的可以说是荒诞的想象力,之所以说这个想象力是‘荒诞’的,是因为作为正常人的我是没办法打破一些‘清规戒律’,不约束我的思想。后来静下心来我就有些后怕了,我认为这些人的思想很荒诞或者可以当做一本小说在看,只是因为我的固定认知觉得那些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发生过的,我就这样判了他们想象力的死刑。在生活中我多多少少都会碰到一些我认为很‘荒诞’的事,很多时候我都是一笑了之,因为这些超出常规或是不在常理之内。作为一个妈妈还是一名教师,这个思考的方式多多少少都会扼杀一些孩子的好奇心或是探知欲,那么我在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侩子手,只是没有那么多的鲜血。所以我的第二个反应便是后怕,出自《左传·宣公二年》里的“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便是我现在后怕中略有余庆的心理体会了。

在网络上亦或是在实体店中,人们都给予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题材的新颖,或是令人折服的荒诞的想象力。就我个人而言,还有作者本身的魅力。这个魅力无非就两个方面的体现: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和这些病患谈话,做记录;还有就是平等地对待他们,很少或是几乎不带有‘有色眼镜’去和他们聊天,只是当作朋友,和他们谈谈天气,聊聊生活。

有人说:其实当我们从一个正常人角度看待精神病人这些群体的时,“精神病人”也在审视我们“正常人”这个群体。像作者那样已经是万般可贵,陪着他们蹲墙角装蘑菇;探讨‘虫洞’的奥秘;进行角色转换······每一次的谈话结束对于作者来说是极其残酷的,虽然有些谈话对象不缺乏幽默细胞。因为作者很认真倾听着对方的诉求,他们的世界观,或者是他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作者会去思考这些问题,以及他们的话和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悖的原因症结所在等等。推翻、重建;再推翻、再重建······如此循环往复,就算是神仙都很难招架,不断地自我否定,再自我修复。

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一个令我这个妈妈很惊讶的观点,他写道:“我看过一些给孩子看的文章,例如说早上出门吧,会用孩子的口气去说:天空很蓝,朝阳很美,树木青翠,空气新鲜,诸如此类。可是事实上并不如此。我曾问过不下100个孩子。因为儿童的身高没成人高,也就没兴趣看那么多、那么远、那么宏观。他们比成人更靠近地面,地面才是最吸引他们的。他们会看会注意走路踢起来的石头;会留意积水的倒影;会看到埋在土里一半的硬币;会认真地研究什么时候踩下去才会发出踩雪特有的咯吱声;他们会观察脚下方砖的花纹。他们注意的太多了,但是没几个仰头看天、看朝阳、说空气新鲜的。其实很多儿童读物是成年人的角度。成人看这种文字,会觉得很新鲜,而孩子看着会觉得很无聊。孩子很聪明,但是他们不大会表达,他们只能直接反应为:没兴趣。”

我们总是以我们的观点来代替孩子的观点,孩子的喜好,孩子的看法,这些我们都不曾耐心去聆听,去理解。因为孩子不说我们便认为是不喜欢。在这一点上我不由地想起日常的教学工作,我们在准备课件或是课堂讲课的节奏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想法,总是在想‘我认为怎么样?我觉得这么做更好······’教学工作,虽然‘教’在前,‘学’在后,但是‘学’却是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而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并同时拓展思维面,便是我们作为教师所思考的,最关键的便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说话,而不是我们帮他们思考。

读完这本书,我是除了震惊还有惊喜,震惊的是我的那些个不足全都暴露在这本书前,有点害怕,只是不曾有过的事;惊喜的是我可以发现这些个不足,这说明我还有改进的可能。

作者: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