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读书,依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读书,依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来源:天津日报

  读书虽然是天下第一桩好事,但若以它与浮躁和功利相抵拼,孰强孰弱,不言自明。取胜的战略,最好是让人们发现阅读之美,并由此印证生活之美……美是最纯粹的,它最容易传递给人们感动,而传递的渠道往往也是最为畅通的。阅读,是传递美的主要渠道,在传递的过程中,它本身也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炎炎夏日,溽热难当。忽然吹来几丝清爽的风,顿觉暑气消散,心旷神怡。这几丝清爽的风,是几本书,几本真正读书人写的关于读书的书。

  先是山东新泰阿滢的《秋缘斋读书记》与谷雨的《拙书堂闲话》联袂而至,随后四川成都朱晓剑的《书式生活》等飘然而来,还有北京安武林的《读书如同玩核桃》、江苏兴化姜晓铭的《积树居话书》等也正在邮路上。这些关于读书的书,出自天地出版社最近出版的一套丛书,名为“读书风景文丛”。该文丛第一辑就一下子推出全国各地18位知名读书人写的关于读书的书,足见出版者的胆略与魄力,也足见读书之事对于国人来说依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近年来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然而读书人依然不减,该文丛的策划者和主编者正是看到这种风气是美好社会的种子,尽管担心市场有限,但还是毅然上马做了一套这样的书。

  屏蔽掉室外的燥热,揩干净身上的汗水,踏下心来翻阅“读书风景文丛”,感觉确如主编者所预想的那样,这里展现了不同作者的阅读趣味,弃除了时髦,回归了阅读。主编者期望这套书通过读书随笔的形式,让阅读变得更有趣一些,而不像很多书评那般刻板,也不像一些书话那般八卦。读书随笔,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表达。丛书的作者基本上是中青年,他们也许只是一群民间读书人,但他们活跃于报刊,尤其是网络,拥有各自的粉丝群,影响不可小觑。

  近些年结识了不少天南海北的读书人、爱书人,比较有名的像赵国忠、谭宗远、董小染、眉睫、冯传友、王国华、彭国梁、王成玉、蔡家园、沈文冲、方交良、张泽贤、韦泱、周立民、吴眉眉、张建智、卢礼阳、吴良忠、李勇军、董国和、徐明祥、袁滨、王志、葛筱强、夏春锦等,都出版过关于读书的著作,或者经常发表读书类文章,有的还编辑着读书类报刊。他们能够按捺住一颗驿动的心,守持住自己的孤独与寂寞,沉醉在迷人的书香里。看到他们的著作和文章,就让人觉得张中行、金克木、冯亦代、陈原、姜德明、孙犁、黄裳等老一辈文人播下的读书、爱书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在浮躁和功利的世界里,能够给人们带来些镇定和清凉的,正是这些读书种子之所为。

  读书虽然是天下第一桩好事,但若以它与浮躁和功利相抵拼,孰强孰弱,不言自明。取胜的战略,最好是让人们发现阅读之美,并由此印证生活之美。像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则是通过展现生命之美,让读者感悟生活之美,进而体会阅读之美。美是最纯粹的,它最容易传递给人们感动,而传递的渠道往往也是最为畅通的。阅读,是传递美的主要渠道,在传递的过程中,它本身也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就像卞之琳说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值此社会转型、思想转型、知识转型的时代,人们对于读书行为的理解不同,阅读的方式有异,都是十分正常的。私人阅读、个性阅读,都是应该受到尊重和鼓励的。陈平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一位著名的读书人,他非常敏锐地认识到:“今日中国的大学生与研究生,自主性远比当年的我们强多了。学问不见得很好,但视野一定开阔;机遇确实很多,诱惑及陷阱也比比皆是。对于长辈的‘谆谆教诲’,不当面顶撞你,就算是客气的了,你还希望他/她言听计从?不管你高屋建瓴,义正词严,还是放低身段,循循善诱,同学们大都‘我自岿然不动’。”对此,他很看得开:“设身处地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老经验’不见得能解决‘新问题’,同学们为什么非听你教训不可?”

  因此,在这个开放的时代,读书这道美丽的风景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借用《世说新语》里记载王献之的话说:“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唯其感受丰富、精神自由,山川才显魅力,风景才真美丽。

同是读书人,各有各的读法。有人说自己读书如同玩核桃,有人说自己读书是左手新书右手旧书,还有人说自己的经验就是换个姿势阅读——我觉得这个方法最好。过去我们太习惯于一种阅读姿势,如果换个姿势阅读,一定能欣赏到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美丽风景。

作者: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