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读书:最美好的生命举止

作者:张艳亭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王开岭曾经在与年轻朋友的通信中提到,读书是最美好的生命举止。我想,但凡真正爱读书的人,都会在很大程度上赞同这个命题。举止一词用得真是妙,看似自然随意,但细细思量,必是有了深刻体验之后的灵感迸发,是在胸中酝酿多年的妙手偶得。那么,在举止的前面冠以生命,就着实令人感动了。能这样说的人,一定是一个将自己的灵魂交付给字纸多年,同时又在字纸阅读中升华了自己的灵魂,并且跳脱出来的人。

  因为有人问到了读书对年轻人的意义,王开岭先生的文章就以生命举止为注脚,很巧妙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不难看出,询问读书之意义这件事,或多或少是含有一些功利色彩的,而生命举止一词其实已经对这个包含某种程度的功利色彩的提问给予了委婉的批评。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过问读书意义的,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他的生活内容,更是他的生活方式,是灵魂饭,必须要吃的。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但是,我们却不必常常思考和探问吃饭的意义,吃饭是为了活着,而读书,对某些人而言,也是为了活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的灵魂是必须要吃饭的。

  我是个语文教师,这是一个和读书密切相关的职业,学生读书,教师教书,顺理成章,天经地义,本无太多挂碍。但是最近几年,却明显感觉学生读书功利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间耳闻目睹各种怪现象,不免感慨良多。在这些怪现象中,开列书单便是其一。

  十几年前,刚刚从校园里走出来的我尚且可以带着我的学生们在鲁迅的文字世界里摸爬滚打,在萧红的呼兰河畔自由呼吸,但是,当读书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进而成为学校语文教育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考卷上的阅读题越来越艰深难解的今天,为解燃眉之急,各种各样的推荐书目(或必读书单)便应运而生。因为人所共识,读书是治愈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低下的良方,所以教师必须能够对症开方,家长就需要照单抓药,最可怜的是孩子们,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得吃下那些。关于读书这件事儿,他们已经被好心地剥夺了自由选择的权利。

  常听到张三惆怅地对李四说:某某书我买了好长时间了,可实在读不下去,但是我妈妈非得让我读,每天必须读半小时,老师还让写读后感呢,说不定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就是写读后感!”——这就是孩子们读书的现状之一。读书本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但是这样看来,对许多孩子来说,读书却如同吃药,而且这药非但不能治病,还会留下祸患——孩子们读书兴趣的完全丧失。

  这书单疗法惹的祸何止于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曾亲历在教研活动中,同仁们围绕着读书问题,更多的是研究必读书目的制定、读书计划的落实方略,以及读书成果的展示和整理形式等等,大家宁愿在这些与读书关系不大的研究中耗精力费唇舌,也不愿花时间自己多读书,或是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书。一张书单,断送了老师和学生多少读书过程中美好的故事和经历。

  叶兆言的《关于阅读》一文就对列书单这一现象给予了犀利的讽刺,他说:必读书是快餐文化,是提倡一种公开的偷懒,看上去正大光明、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纸糊的学问,戳穿不得。”“一本书是不是应该读,只有读过了才知道。开列书单,其实就是忽视读书行为丰富多样的体验过程,让读书这本该美好的生命举止堕入功利化的深渊,这必然使得读书的乐趣大打折扣。

  在推荐书目风生水起的当下,我还是愿意坚持不给学生开列书单,我坚持的是和孩子们一起读书,随时随性交流。教材上出现了《跨越百年的美丽》,我们就一起读《居里夫人传》;学了《少年闰土》,我就给他们讲《故乡》《社戏》;读过迟子建的《灯祭》,我们就一起流着泪读她的《白雪的墓园》,一起读《会唱歌的火炉》……我始终觉得,读书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照单规划、速见奇效的,更重要的是读书过程中的陪伴和交流、行动和影响。让读书真正成为学生内心的需求、生活的习惯,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

  清楚地记得,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有一个小家伙一大早就提着一兜子书,气喘吁吁地往我讲桌上一放,然后兴致勃勃地说:老师,你看,我刚买的!我看到的是——《鲁迅小说全集》《冰心散文集》《巴金选集》《秘密花园》。几乎都不在我们的推荐书目之列,更让我欣喜的是他的每本书里都夹着一枚剪纸书签,精美异常。这意味着这个孩子是真的爱上读书了,并且开始享受阅读。(我有时为了给一本书配一个合适的书签要煞费苦心,课堂上读书给他们听时常常有各种各样的书签从书页里掉出来,没想到这个小举动也会影响到孩子们。)想来,把如此沉重的一兜子书从家提到学校让老师看看的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生命举止呢。

  真正的读书,没有捷径,也无关功利。生命中的许多时刻,如果能够排除杂念,捧一本心爱的书,细细地品味,默默地思索,让书里的文字和自己的思想轻轻地碰撞出灿烂的火花,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个美丽而优雅的举止。不过,这个举止一定要与灵魂深处的需求相伴才会自然脱俗、真纯可爱,否则,一定是矫揉造作,牵强难看的。

作者: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