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书里书外
书里书外
高三(18)班 霍品晔
书里,书外,顾名思义就是走进书中,走出书外。究其深意,那便是诗意的栖居书中,青春的绽放书外。高三(18)班 霍品晔
德国哲学巨擘海德格尔说:“人诗意的栖居”。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这种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的,但也并不是非得有诗人的超凡气质和浪漫情怀才可领会。然而,书却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
曾国藩有句话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有读书可以变其气质”。
不难看出,曾国藩是位爱读书的人,他觉得:“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自净之事,以图自养其身”。在京为官期间,多读史书,兼及词章。后为父守孝期间,他又开始研读《道德经》,这些看过的书都促成了曾国藩的觉悟。
有一处思云馆,是在曾国藩为父守孝时建起来的。它门前有副对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一个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这幅对联也是把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争一静僻之地和只愿淡泊诗意的栖居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切也都是书给予他的精神滋养。
说完了明清时以读书定人生格局的曾国藩,又让我回忆起那些超凡脱俗的诗人、隐士,想到了采菊东篱、种豆南山的陶渊明,想到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才是酒中仙”的谪仙人李白,又想到了梅妻鹤子、倚窗东南面清风的林和靖。他们都有自己诗意的精神国度,也都用诗卷去充盈他们的栖所。
有人会说:“我也努力读书吧,那么就可以去往那个美妙的地方了”。我们不必像高尔基那样“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那般疯狂,而是应该仰望明星荧荧,凝视明月皎皎,清空心里枷锁,发现书里书外的奇妙事物,诗意不知不觉就会驻足于你的心中。
“如果一个人只会读书,其他什么也不做,那么他可能只配被称为‘读书机器人’”。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和雨的吹打。唯有经风雨,见世面,历考验,才能在书籍的陪伴下成为花丛中最夺目的存在。
以青春为名义,于书外绽放青春华章,绘写青春蓝图。
寒门女孩的毕业演讲。
张薇,来自甘肃镇原——一个黄土高原上国家级贫困县。那是一片交通不便,教育资源有限,经济相对落后的土地。
经过高三的奋斗,她来到了清华园。毕业演讲中的一段话,直击我的心脏。“家境贫寒的我,只有努力努力努力,坚持坚持坚持。我受过挫折,受过嘲讽,唯有通过高考这条捷径,才能出人头地”。“我喜欢抱着一本《人间词话》躺在石背上精读,我喜欢把我读完的书垒成一座‘小泰山’现在大约比我高一个半……”,回忆到这儿,张薇用书籍垒出了一道明朗的阶梯,带她直冲云霄,看到了属于自己的人间四月天。我们又何尝不可呢?用青春之笔,写下我们对未来无限的畅想。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红日初升,其光大道,河出伏流,一片汪洋。这正是青春的力量。
让青春活力在奋斗中绽放。冰心有言:“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用笔!”我执着长卷,用奋斗的青春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格,用诗意去秉持栖所的纯净。
于书里,于书外,享受饱满人生。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应该以书里的诗意为纸,书外的奋斗为笔,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诗行。
(指导教师:张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