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4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培育一片有个性的苇草

培育一片有个性的苇草

——倡导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作者:石华

(本文获2013年学科论文评选市一等奖)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允许学生在阅读时有“异论”,有更多元的解读。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解读应客观察其思路,加以正确指导与科学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解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审美体验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里,教师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什么是个性解读呢?个性解读是指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在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的基础上,发表一些与教学参考书或老师标准答案不相同的观点。其实质就是一种创新阅读。作为教师应该要好好的呵护、鼓励。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注重引导,抛砖引玉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阅读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文章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一)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对课文进行多元化理解。

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并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理解与分析,这时难免会出现一个两个的“异类”,这就是“个性解读”。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性阅读,就是要求学生要从多方面来理解课文,而不是单单的拘泥于某一个方面,之后把所获得的知识综合起来,这样就能够对课文的内容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1]。如《荷塘月色》中对月下荷花姿态的描写,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洁无暇,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肃静,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想无穷,浮想联翩。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和“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心理状态上的空白,此时,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意志等交织在一起,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学生的思路是狭窄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努力的拓展外延,把作者没有呈现出的东西呈现出来,进行综合演绎,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或者让学生将课文中高度概括的内容细小化,并且加以剖析,这样就能准确的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散创造性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把“求同”与“求异”统一起来,辩证的对待“同”与“异”。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有度了。

   (二)多样化的引导方式,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提倡学生创新阅读,重视每一位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意义上的理解,让每位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2]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不轻易的否定学生,对学生的个性思想要多多鼓励;不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而应该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敢于推陈出新。同时,大家也可以对彼此的心得加以评说,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修改自己原先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与理解。在讲解《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评价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比如烛之武、郑伯、佚之狐等人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只要最后的主题是围绕着在国家的生死存亡之际,个人有责任、有义务为国家的前途命运着想进行,那么无论学生怎么样对主人公进行评价,都是被允许的。诸如此类的个性化解读,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呼唤个性,百花齐放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使其发挥高度有效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现在的学生只注重寻找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却忽略对其他问题的思考[3]。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要让学生走出“只有标准答案才是正确的”这一怪圈。要让学生确立“无标准答案”的思想。

这里所说的“无标准答案”并不是说任何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而是指理解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根据,即要说出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只要学生的理解能够经得起打磨,他的理解就能够成立。一旦得到肯定,学生就变得更加的积极踊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选学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我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对文章主题的讲解,即讽刺女主人公的贪慕虚荣、只图享乐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认为她之所以有这样的遭遇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怜与同情。在让学生精读课文后,我鼓励学生大胆地讲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学生发言的激情顿时高涨,有的学生认为路瓦栽夫人在丢失项链后,为了偿还债务,毅然放弃了原来的生活,辛苦劳作终于还清了债务,这表现了她的诚信、她的坚强、有强烈的责任感。还有的学生认为她爱慕虚荣,固然可恨,但是在项链丢失的那一刻,她没有一推了之,而是以坚强的意志与辛苦的劳动,用十年的时间还清债务,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的这些个性化解读,正是积极动脑,认真阅读产生的。我们提倡个性解读就是不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而是要学生基于自身的基础知识与文化水平形成的独特见解,这正是个性化解读的精髓之所在。

三、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科学评价,腾蛟起凤

对学生自主阅读的见解的科学评价,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4]。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提出有悖常理问题的学生要视情况而加以指导评价,给予科学的评价。

(一)允许学生在阅读中发出个性解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在充分感受作品中作者的思想及情感时,能够得到与教参完全相符的答案,当出现“个性”的声音时,往往不加以鼓励。这就扼杀了学生在阅读中创新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5]。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允许学生有“个性,即使是“错误观点”。教师应该明确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寻找答案,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强调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只要学生能够解释课文的意义并合情合理,那么教师就应给予肯定,给予鼓励。

(二)改变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单一的,不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往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的是标准化评价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客观、标准,但是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提倡学生进行创新阅读,就应该让学生发挥想象,赋予课文新义,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引导学生进行创新阅读时,要强调答案的多样性,这就使学生从只背教师所讲内容,而不管是否真正理解的困境中走出来。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要看学生的批判、创造能力及赋予课文意义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允许学生有“异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个性阅读的教学中,我们既要发现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朦胧与博大,也要欣赏到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妙趣,更能创造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条条大路通罗马,阅读无定法,但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与时俱进,多多创新,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让我们在不断探索中迎来阅读的春天,期待百花齐放,聆听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 钱世宽:《生成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学语文》2012年第2期,第25-26

   [2] 李振:《理性追寻:语文“生态化课堂”之重建(下)》[J],《语文教学通讯》2012年第6期,第10-13

  [3] 任晓冰:《寻找切点:细读文本》[J],《中学语文》2012年第10期,第19-20

  [4] 陈美:《深入解读文本的几个层面》[J],《语文学习》2012年第5期,第42-43

  [5] 董光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年第13期,第2

 

作者: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