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如何利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利用导学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者: 王刚
(本文荣获2013年市学科论文评选一等奖)
【摘要】新课标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将课堂还给学生。预习的好坏已经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诸多的预习因素中,导学案起到的作用无疑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制作出高质量的学案呢?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出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导学案 激发兴趣 教学感悟
新课改已进行了多年,也让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多改变。可是,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还是觉得想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师想交出课堂,学生却没有能力去接。课堂气氛很难活跃起来,探讨很难进行下去,真正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那么,究竟是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呢?笔者做过调查,发现原因众多,其中,导学案并没有真正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很多的导学案形同虚设,质量堪忧。如何制作出有用且高效的导学案成了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思想认识,监督制作全程。
课改轰轰烈烈,具体到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每节课的影响就很可能有限了。很多教师在思想上并没有高度重视,很多老同志甚至认为,工作了几十年,各种各样的学习风潮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很少有坚持到底的,搞到最后也没见有什么成效。在这样的思想支配下,新课改精神的贯彻就变得步履维艰了。很多学校里教师只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学案,省时省力,这种懒惰的做法至今还普遍存在。据此,我觉得教师首先应转变思想意识,与时俱进。改变过去那种填灌式的课堂教学。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应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全程监督教师导学案的制作,比如,在教师中开展评比活动,教研组或备课组定期公示(周评、月评、总评等),展示教师的工作成果,在评比评判中让教师自觉树立荣辱观和危机意识。这样,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带动起来,才会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加强专业指导,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应该说教师的业务能力是参差不平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制作出高效高质的导学案,有很多年轻教师甚至需要加强一下业务指导,以便让他们更快地掌握业务知识。
1、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功用。
工作中,教师最直接服从于备课组和教研组,我们也最适合在组内开展工作,加强对教师的指导首先就应该在组内进行。我们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带动组内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比如,开展导学案制作比赛,一方面让业务尖子展示工作成果,带动其他成员在评比互动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一方面在切磋中带动全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当然,学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开展“以强带弱”“以老带新”活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加强成员的业务指导。
2、“走出去,拿进来”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才能激活校内的“一汪死水”。平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多读书,多学习,多搞教研。还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走出去的机会。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课堂带出去,将别人的课堂带进来。
3、发挥集体智慧
应该承认,语文课比较活,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材很灵活,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法很灵活,需要教师竭尽脑力。可也正是因为这种灵活,才为教师留下了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为教师提供了可以无限提高自己的可能。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到的教学方法,面对文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那么,比较而言,总会有优劣。教学是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导学案的制作也是如此,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和教法提供给组内成员分析、辩论,使之更适合课堂,在讨论辨析中锤炼我们的学案,同时也纠正我们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维偏差,有利于我们进步。
三、熟研文本,高瞻远瞩。
导学案的制作要密切结合文本,教师要用对文本掌握的深度和对知识面掌握的广度来换取制作学案的高度。笔者有一次听课,感触颇深。还记得授课的是一位同年级的老教师,课文是《神的一滴》,大家知道,这是一篇抒情性比较强的散文。很难讲解,学生也很难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想。笔者在所教班级刚刚讲完,课堂效果不是很好,找不到一个突破的点,没有提纲挈领的思路。而这位老教师开始上课的时候,板书的课题却是《神的一滴 ?》,可供选择的有:水、泪等等。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填写,然后表述一下自己的看法。仅此一招,便将课堂激活,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广泛的谈论,课堂气氛空前活跃。笔者当时正在听课,顿时也觉得醍醐灌顶。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也达到了。实在是高啊,我怎么就想不到这样的教学方法呢?课后笔者找到了这位老教师,和他深入交换探讨了这节课的教法,受益匪浅。事后,我也对此进行了总结,觉得自己最大的不足是没有将文本熟悉研习透,“不识庐山真面目”,自己一头雾水,怎能“使人昭昭”呢?文本不参悟透,就不会站在制高点进行教学,更谈不上制作什么优质的导学案了。有些教师满足于自己已经看完了文本和教参,认为自己已经驾驭了文本,殊不知离真正的“透”还差很远。试想,如果在这种对文本半生不熟的情况下去制作导学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进课堂不能草率,制学案岂能轻心?
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这样的情况每个人都会在教学实践中遇到,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教无定法,教无止境。可这足以引起我们重视,尤其那些固步自封的易满足者。
四、深思熟虑,精心制作。
导学案对学生的预习意义重大,所以,我们应尽最大的可能地统筹兼顾,照顾到诸多方面。笔者认为,一份好的导学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前置性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课堂要以互助合作探究为主旋律,那么,导学案的引导性学习就是课堂学习的前奏。学在教之前,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角,那么,课堂预习就必须做得扎实、有效。所以,导学案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起的作用太大了,是学生的依靠和凭借。
2、现实性
导学案要有前瞻性,要体现紧密结合现实的特点。现阶段,高考与文本已要求学生有广阔的视野,要“读万卷书”,同时也要“行万里路”。拿出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试卷中的基础应用题、现代文阅读题和作文题都要求学生答题要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为此,我们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要紧密结合文本同时又要尽可能地联系现实生活,体现出课外延伸的方向和途径,开拓学生的视野,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联系起来,激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事。
3、启发性
学生的智慧需要开启。导学案起的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是开启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的思考。故此,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过程中,考虑剖析文本的出发点和角度的同时,还应关注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智慧。
4、多层次性
这一点要求导学案要有贴近教学实际的特点。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样,只是储备也不一样,眼界更不一样。那么,导学案中的问题设置就要体现多层次性和梯度。使不同层次的都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解决的问题,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在课堂上不至于受到冷落。
5、开放性
教师在放手课堂的时候,可以再大胆一些。针对学生完全能够自主学习的文本,我们可以放手,可以让学生成为问题设计和作业设计的主体,甚至可以让学生来讲课,担任教师的角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欲望。比如,笔者在讲授唐诗宋词的时候,在系统讲解了诗词知识考点后,有意将一些内容浅近的诗词放手给学生来讲,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内交流的场面火爆。同学们听课时注意力更集中,他们每个人在课前都做了精心的准备,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准备找讲台上授课学生的“碴儿”,讲到某些知识点的时候,很多同学积极举手补充问题……,这些都体现出了导学案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体现互动,教学相长。
导学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考虑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的认识能力,有选择性地设置问题。不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只需要引导自学就能解决的,教师就不应去讲去练;对那些学生自学后仍然似懂非懂的知识点,教师应提供学法,作好指导与点拨,使学生经自己努力由朦胧到清晰,由生到熟,从而熟练掌握知识点。对那些生僻的、艰深的、考纲之外的知识点,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训练量,或者只可以针对尖子生进行训练。处理好这些情况后,学生才能产生自我学习,自我训练的冲动,他们的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出来,这时候教师的角色就产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全职保姆”变成了现在的“指挥官”,必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已经提供给了学生,他们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才才能持久、牢固,这才体现了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实现师生在导学层面的互动。
而且,导学案本身还是很好的校本教材,不但要经过集体的锤炼,还要经历时间的检验,以形成固定的可以持续利用的教材,为后来者奠定教学的基本思路。
六、结束语
导学案促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后,学生的自我探究的学习方法就会很容易形成,以后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压力时,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去解决,这样一来,新课标要求加强学生自我学习的目标也就实现了,而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只有将点石成金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的学习力才能源源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对于导学案的设计,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量减少他们探索的历程和难度,使他们比较容易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成新知。让学生感受到努力后的喜悦和创造新的知识点的愉快,进而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使学习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这样也有利于活化课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上真正成为一个启发者、引导者、点拨者、协助者,实现自己角色的转变,实现教学上的成功。
总之,我们不能再去“一言堂”了,不能再去主宰课堂了。“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立足学生,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课堂已成为时代共识。要实现这一切,让我们首先从导学案的精心制作做起吧。
以上是我在新课改下对导学案制作及意义的几点粗浅见解,望同仁们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