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教师如何走出“鸡肋”式教研困境?

怎样让教研不再是“鸡肋”?这可能是一个普遍性的教研话题。
首先,从人的本能出发,每位教师都会思考:参加这次活动,对我有什么好处,我能有什么收获?因此,如果教研活动仅仅停留在“观他人的教”的形式,不符合大多数教师的本性——为什么投入这么多时间与精力,做一件价值不大的事儿呢?
其次,从满足教师的需求来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不同教学追求的教师、不同个性特征的教师、遇到不同教学困难的教师,他们对参加教研活动的需求往往是不一样的。仅仅通过观摩一两节课、听几个专家“评教”,“众口难调”,满足不了诸多不同需求。因此,往往会给观课教师造成“不解渴”“不实用”“不接地气”的感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大家都感兴趣、都想研究、都想知道、都想学会的“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只存在于所有教师共同的好奇心,那就是:这样教,学生到底学得怎样?所以,传统的教研活动要改进。“观教师的教”(不妨称之为“教研1.0版”)是表面现象,“察学生的学”才能由表及里。“察学生的学”不是笼统地看全班学生的学习概貌,而是仔细观察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尝试看清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的思维轨迹,理解学生对当下问题的“理解”以及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有效教研要从“观教”走向“观教+察学”(“教研2.0版”),将“观教”与“察学”相结合,形成彼此关联、相互印证的观课视角,这样才能够牵动所有观课教师的心灵,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些许本质的问题。
最后,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来看,要想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引导教师既与他人对话,也要在内心深处与自己对话,即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认为“学习是三种对话:是自己与他人的对话,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以及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对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依赖于“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所以,观课教师不但要以观课的证据和数据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认知,给上课教师适当地提出教学改进建议,以发挥“同伴互助”的教研功能;而且要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代入”其中、“卷入”其中,以他人的课为镜反思自己,即“观他人的课堂,省自己的教学”。
只有探索“观教·察学·省己”的教研范式,追求观课教师“人人参与”到“人人投入”再到“人人收获”的深度教研,让每一位教师在研修活动中的学习都真正发生、让更多教师的学习研修能够深度发生,才能真正帮助我们走出“鸡肋式”教研的困境。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翟立安 上海市杨浦区教研室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作者:贾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