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18-87872507
距离2025年高考还有:
00 00 00 00

文章标题

2024年一线教师的十大关键词

2024年一线教师的十大关键词

 
 
 
不知不觉间,2024年的倒计时钟声已经敲响。这一年里,教师们在忙碌的教育教学中认真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坚守与进取。这一年里,人工智能教学成为热门话题,出生人口下降、生源减少也引发广泛关注,师生心理健康问题相关事件多次发生……每一件大事都汇成了时代脉搏,每一件小事都反映了时代情绪,这些也与老师们息息相关。在这岁末年终之时,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

 01

减负

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被写入报告,作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教师减负呼吁,“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列入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

02

AI教学

 
自ChatGPT问世以来,引发教育界对AI技术的热议。AI赋能教师能力新标准,智能时代的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教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创设智能教学环境、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智慧发展。智能时代的教师是学习的咨询师,是教育的设计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学习数据分析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是终身学习者,是学习引导者,是教育研究者。


03

新教材


2024年秋季开学起,全国小学和初中启用新修订的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首先在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
在语文教材修订过程中,注重加强幼小衔接,调整了一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设计,降低了教材难度。英语新教材的词汇量增加、复杂的单词和句型提前出现。数学聚焦核心素养、加强整体设计,凸显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情境创设,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此外,新修订的统编教材中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重大主题教育内容。



04

教学评一体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正式提出“教学评一体化”,强调教、学、评三者在实施时机、方法上的一体化考虑,追求三者之间的融合实施。有专家指出,“教学评一体化”旨在回答教育的四大原点问题: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四个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05

跨学科学习


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规定,各学科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这是一类新型国家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并系统设置的正式课程,同时也是昭示着未来数字时代的新学习方式。
在当下的学校课程体系当中,跨学科学习有三种形式:综合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进行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的设计时,需着重将学习内容置于真实情境中,强调知识的应用价值,鼓励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06

教育惩戒

 
2024年8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此前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说明了教育惩戒的内容和要求。


07

降低生师比


北京师范大学相关研究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数在2024年达到高峰约1.46亿,随后呈现加速下降趋势。随着出生人口下降、生源减少,北师大研究团队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在这个背景下,推行小班化教学再度引起热议,以降低生师比。


08

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是指在工作过程中依照组织规则,努力调整并表达出特定情绪,以达到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教师行业也不例外。为了完成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压制自己的情感对学生保持足够的耐心,需要对家长的诉求予以及时回应,需要对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予以及时落实,容易出现情绪劳动强度过大的的现象。
 



09

教育家精神

 
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202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又提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10

森林

 
第十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提出,“好的教育是森林的样子“,将学校教育比作森林。对于这一理念的阐释,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总编辑李斌认为,森林般的学校首先是一个生态,是有机连接、结构精微、系统开放、能量充沛的生态。森林般的学校是一个巨复杂系统,是以能量传递为中心的动力系统。再者,森林般的学校善于“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致力于搭建“人人是人才的教育格局”。森林般的学校追求更高水平的“自运行”,有“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蓬勃。森林般的学校,推动进化不靠“主观培养”,而是给他们“合适土壤”的智慧。
作者 | 星教师编辑部
作者:贾永祥